|
腫瘤靶向的放射性治療介紹2017-03-03 13:16来源:內江洛伯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發部
腫瘤靶向的放射性治療介紹 放射性治疗是肿瘤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放射性籽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是将放射性籽源植入肿瘤组织中,通过短距离持续开释放射线,使肿瘤组织受到最大限度的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害或微小损害。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密封种子源(籽源)直接植入肿瘤技术具有肿瘤组织受照剂量高,而周围正常组织受到照射剂量低,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其中碘-125放射性籽源由于易于制备且价格惠而不费,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碘-125要紧开枪X射线,并相伴有Y射线产生。因此,其不仅能实现近距离治疗,还可用于核医学SPECT成像。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要紧特征,是引起癌症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放射性籽源近距离治疗关于未转移的实体瘤治疗结果良好,但是对小肿瘤或小的转移灶因无法实施籽源的植入,则不能治疗。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能主动靶向肿瘤的药物,实现肿瘤小病灶或转移灶的治疗。肿瘤靶向的方法之一是以肿瘤细胞外表的特异或过度表达的受体为靶点,使用受体和配体的特异结合反应,将配体与药物结合,实现药物选择性靶向至肿瘤细胞。整合素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信号转导的细胞外表受体。整合素受体共有24种,其中ανβ3受体在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外表过度表达,而在正常内皮细胞外表则无表达。因此,近年来靶向于肿瘤新生血管ανβ3受体进行了广泛的肿瘤治疗和早期诊断研究。具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序列的的RGD小肽,能够特异性识别α νβ 3整合素,能够显著提高药物的肿瘤特异靶向性。 金、银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易于外表修饰和功能化,同时也可用于放射性核素的载带。同时,金、银纳米材料具有突出的外表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Resonance, SPR)性质和强的近红外光吸收能力,能够实现对肿瘤的光热治疗及放射性增敏治疗。光热治疗是使用金、银纳米颗粒的SPR效应,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能快速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使局部蛋白质受热变性,破坏肿瘤细胞。放射性增敏治疗则是在射线的作用下,金、银纳米颗粒产生光电效应,产生次级电子,使得肿瘤部位较仅有放射性治疗吸收更多的放射射线,增强肿瘤的放射性治疗疗效。 上一篇: 催化劑及制備方法
下一篇: 一種納米貴金屬含poss聚合物雜化微球
|